在2025年寒假,口腔医学院组织18名学生参加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涵盖了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教育辅导、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本次行动旨在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梦想之帆航故乡之浪
2024年寒假,口腔医学院24级2班的李予希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湖北荆门做义工。
2月2日,她和荆门义工团队前往爱心养老院开展服务。义工团队为老人们准备了简单的文艺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和小品。老人们看得非常开心,有的还跟着一起哼唱,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她们还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手工活动,教老人们制作纸花和折纸。虽然有些老人动作较慢,但在义工的耐心帮助下,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后续也为老人们测量了血压,并提醒他们注意日常饮食和作息。同时,她们还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此次养老院义工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也让义工们收获了感动和成长。她说深刻认识到,关爱老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未来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呼吁更多人关注老年群体,共同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以青春之力筑家乡之梦
2024年寒假,口腔医学院24级10班侯希羽通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渠道,成功报名了爱心导诊志愿者。
1月25日,侯希羽参加了“志协爱心导诊”志愿活动,作为志愿者她负责为来院患者挂号、签到、路线指引等服务。
她说:“家乡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青年,我们应携手同行,凝聚力量,共同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奋斗。无论是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还是创业创新、社会建设,我们都应以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的力量。”

用热血之心铸家乡之魂
在2025年寒假期间,来自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的李昊,通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在孝感东站参加了自己家乡的“暖冬行动”。
在孝感东站,李昊同学参与了协助安检、售票引导、车次咨询及引导旅客乘车等服务。他在孝感东站担任志愿者期间,不仅协助旅客快速进站,引导他们前往正确的检票口,还为特殊旅客提供贴心帮助。每一次旅客的微笑与感谢,都让他满心欢喜。
李昊同学表示,在未来,将继续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家乡建设和社会发展!他说自己不仅在服务中增长了才干、贡献了力量,更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以朝气之我建家乡新貌
24级口腔六班王莹莹同学,寒假期间,她回到家乡河北邯郸,参加了交通运输局的“暖心大巴”志愿活动,于2024年1月22日正式开始,获得引导、服务面向所有返回邯郸的务工人员、游子和学生们的机会。
王莹莹在志愿服务期间,她主要负责帮助返乡游子乘车,指导他们乘车方向,协助他们搬运行李,让归途的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她说:“自己很幸运能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受到了游子归家的喜悦。她带着自己最真挚的情意,奔赴日夜萦绕在心头的故乡。”

凭年轻之肩抗故乡未来
2024年寒假,口腔医学院24级2班黄梦珍通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了崇仁县城的博物馆宣传员的活动。让家乡更丰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让家乡文化得到普及。
2月5日到2月10日黄梦珍走到乡镇当中对居民进行宣传和讲解博物馆的相关内容,让居民了解县博物馆的成立历史,馆内文物历史,让居民丰富文化知识。
为期五天的宣传教育让她意识到乡镇居民对文化历史的了解并不熟悉,她在博物馆宣传不仅让家乡的文化历史让更多人所知道,也让她在这次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知道自己仍要为建设家乡付出努力,要让家乡在她的参与下变得更好。

以奋斗之我塑家乡辉煌
2024寒假,口腔医学院24级郭扬扬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在2月1日她随着李医生一起走进了夕阳红养老院和红火社区。
他们需要定点测量:在各社区活动中心和养老院设置固定的血压测量点,每天按照规定时间开放;上门测量: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组上门为老人提供血压测量服务。
她说:“要切实关注家乡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服务。这些经历不仅对她个人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让她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口腔医学院学子与家乡的一场双向奔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同学们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家乡也因他们的付出焕发出新的生机。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响应号召,投身到家乡建设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乡;以奋斗之我,铸就奋斗之中华,让青春在为家乡、为民族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共同绘就家乡和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文:口腔医学院团总支;审核:周建平)